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
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
随着“限塑令”不断升级,生物降解袋已悄然成为超市、快递、餐饮等场景的新标配。然而,很多消费者甚至采购人员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参数——厚度。厚度不仅关系到袋子是否“一戳就破”,还直接影响价格、降解速度与合规性。那么,行业通行的“生物降解袋”到底做多厚才算合格又够用?
一、国家标准先给出“底线”
现行的 GB/T 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在“厚度”条款里只划了一条红线:单面薄膜厚度不得低于 0.015 mm(15 μm)。低于此值即视为不合格产品,不能上市销售。
0.015 mm 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普通 A4 纸厚度的 1/5,用手轻轻拉扯即可变形,因此只适合做轻量果蔬袋或一次性小规格连卷袋。
二、市场主流规格“三档”
受原材料成本、承重需求与印刷适应性影响,目前商业化产品集中在以下三档:
1. 0.020-0.030 mm(20-30 μm)
超市背心袋、外卖平口袋最常见的区间。兼顾了封合强度与单价,可安全承载 3 kg 左右。
2. 0.035-0.045 mm(35-45 μm)
品牌服装店、精品电商快递袋多采用此厚度,承重 5-8 kg,表面可做多色凹印,手感更“挺”。
3. 0.050-0.080 mm(50-80 μm)
用于需反复提携的重型购物袋或快递复用袋,承重 10 kg 以上;由于膜厚增加,原料成本比 0.02 mm 级别高出 40% 左右。
三、厚度偏差不可忽视
国标对“平均厚度偏差”也做了上限规定:
- 公称厚度 ≤0.020 mm 时,允许偏差 +15% / –6%;
- 0.020-0.030 mm 时,+15% / –12%;
- >0.035 mm 时,±9%。
换句话说,标注 0.03 mm 的袋子,实测平均厚度落在 0.026-0.033 mm 之内才算合格。企业在出厂报告中必须提供 8 点测厚数据,否则抽检仍会被判不合格。
四、厚度与降解速度成正比
研究表明,在相同堆肥条件下,15 μm 的膜 90 天即可失重 90% 以上;而 50 μm 的厚膜需要 180 天左右才能分解完全。因此,盲目做厚不仅增加成本,也会延长环境降解周期。若地方政府对“最大厚度”出台限制(如海南建议不超过 0.05 mm),企业应及时调整配方。
五、选型建议
1. 果蔬、面包等轻量包装:0.015-0.020 mm,成本最低,降解最快。
2. 超市普通购物袋:0.025-0.030 mm,兼顾 3 kg 承重与单价。
3. 电商快递袋、品牌零售袋:0.035-0.045 mm,可印刷、可复用,破损率低。
4. 需要 10 kg 以上承重:0.050-0.060 mm,同时加宽折边与提手焊接宽度,避免“厚而不牢”。
结语
“生物降解袋一般厚度多少?”并非简单的数字题,而是成本、强度、降解速度和政策合规的综合平衡。记住 0.015 mm 是底线,20-45 μm 是主流,50 μm 以上要慎选。采购时让供应商提供厚度检测报告,既是对质量负责,也是对环保承诺的最好兑现。
久信达15年专业生产、销售、定制生物降解袋、降解纤维袋、可回收胶袋、环保纸袋等,全生物降解、可堆肥、可回收,获得GRS认证,支持出口欧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