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包装袋;质量标准;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检测;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卫生性能;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包装行业,PE(聚乙烯)包装袋因其优良的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商家的首选包装材料之一。无论是食品、药品、电子产品还是日用品等众多行业,PE包装袋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要确保PE包装袋能够安全、有效地满足各类产品的包装需求,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把控到最终产品的检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达到这些质量标准,才能保障PE包装袋的质量,进而保障产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二、原材料质量标准
(一)聚乙烯树脂
1. 牌号与规格
PE包装袋所使用的聚乙烯树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合格产品。根据包装袋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密度的聚乙烯树脂,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例如,LDPE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适用于食品包装袋;LLDPE则具有较高的抗穿刺性和强度,可用于较重物品的包装;HDPE则更适合制作容器类包装。
树脂的牌号应明确,其熔融指数(MI)应在合适范围内。熔融指数是衡量树脂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树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熔体的流动性。对于薄膜加工,熔融指数一般在2 - 10 g/10min(测试条件为190℃,2.16kg)之间较为合适,过高的熔融指数可能导致薄膜强度下降,过低则加工困难。
2. 外观与杂质
聚乙烯树脂颗粒应呈均匀的颗粒状,颜色为白色或本色,无明显的黑点、杂质和异色颗粒。外观的均匀性不仅影响包装袋的外观质量,还可能暗示原材料的纯度和加工性能。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缺陷,如气泡、黑点等,影响包装袋的密封性和强度。
3. 化学纯度
树脂的化学纯度是保证包装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它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如GB 4806.7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的单体、低聚物或其他化学物质。例如,树脂中的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应严格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防止这些有害物质迁移到包装内容物中,危害人体健康。
(二)添加剂
1. 种类与用量
为了改善PE包装袋的性能,如抗老化、抗静电、增塑等,通常会添加一些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开口剂等。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聚乙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降解,延长包装袋的使用寿命;光稳定剂则能防止包装袋在光照下发生性能劣化。这些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严格控制,以确保其在包装袋中的均匀分布,并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例如,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一般在0.05% - 0.2%(质量分数)之间,过多的添加可能会对包装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透明度等。
2. 安全性
所有添加剂都必须符合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使用标准(如GB 9685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添加剂在包装袋中的迁移量应在规定的安全限量内,以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一些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如果过量使用并迁移到食品中,可能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因此其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三、生产工艺质量标准
(一)吹膜工艺
1. 设备要求
生产PE包装袋的吹膜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挤出机的螺杆设计应合理,能够确保树脂和添加剂的充分混合与塑化。例如,螺杆的长径比一般应在15 - 25之间,以保证树脂的均匀塑化。吹膜机的模头温度控制精度应在±2℃以内,温度的均匀性直接影响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和透明度。模头的材质应耐高温、耐腐蚀,以保证长期稳定生产。
2. 工艺参数控制
挤出温度是吹膜工艺的关键参数之一。对于不同密度的聚乙烯树脂,挤出温度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LDPE的挤出温度在150 - 180℃之间,LLDPE在160 - 190℃之间,HDPE在180 - 220℃之间。温度过高会导致树脂分解,产生气泡、黑点等缺陷;温度过低则会使树脂塑化不良,影响薄膜的性能。
吹胀比和牵引速度也是影响薄膜质量的重要因素。吹胀比是指薄膜的吹胀直径与模头直径之比,它决定了薄膜的厚度和宽度。吹胀比一般在1.5 - 3.0之间,较高的吹胀比可以提高薄膜的取向度,从而提高其强度和透明度,但过高的吹胀比可能导致薄膜厚度不均匀。牵引速度则决定了薄膜的厚度和产量,牵引速度过快会使薄膜变薄,甚至出现拉伸过度导致的破裂;牵引速度过慢则会使薄膜过厚,浪费原材料。
3. 薄膜质量控制
在吹膜过程中,应实时监控薄膜的厚度均匀性。薄膜的厚度偏差应在±10%以内,对于一些高精度的包装袋,如食品保鲜袋,厚度偏差应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如±5%。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可以通过在线测厚仪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薄膜的外观质量也非常重要。合格的薄膜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条纹、褶皱、气泡、黑点等缺陷。条纹和褶皱可能是由于模头设计不合理或吹膜工艺参数不稳定导致的;气泡和黑点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中的杂质或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引起的。这些缺陷不仅影响包装袋的外观,还可能影响其密封性和强度。
(二)印刷工艺(如有)
1. 油墨质量
如果PE包装袋需要进行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特别是食品包装袋所使用的油墨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油墨标准(如GB 9685 - 2016中对油墨的要求)。油墨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和耐溶剂性。附着力差的油墨在包装袋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脱落,影响包装袋的标识信息;耐磨性和耐溶剂性差的油墨可能会在包装袋与其他物品接触或受潮时褪色或溶解,从而污染包装内容物。
2. 印刷质量
印刷图案应清晰、完整,颜色准确。套印精度应控制在±0.2mm以内,以确保图案的美观性和准确性。印刷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糊版、飞墨等印刷故障。糊版会导致图案模糊不清,影响包装袋的外观质量;飞墨则会在包装袋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墨点,影响产品的整体形象。
印刷后的包装袋应进行充分的干燥,以防止油墨残留溶剂对包装内容物造成污染。干燥后的包装袋表面油墨应牢固,无明显的溶剂气味。
(三)制袋工艺
1. 热封质量
热封是PE包装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热封质量直接关系到包装袋的密封性。热封温度、时间和压力是影响热封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热封温度应根据包装袋的材质和厚度进行调整,一般在120 - 200℃之间。热封时间一般在0.5 - 2秒之间,热封压力在0.2 - 0.5MPa之间。这些参数需要通过实验进行优化,以确保热封部位牢固且不出现过封或欠封现象。
热封后的包装袋应进行密封性测试。可以采用真空密封测试仪进行检测,将包装袋抽真空至一定压力(如-0.08MPa),观察包装袋是否出现漏气现象。合格的包装袋在规定压力下应保持密封状态,无漏气、漏液等现象。
2. 尺寸精度
制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包装袋的尺寸精度。包装袋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对于一般包装袋,长度和宽度的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厚度偏差应符合前面吹膜过程中提到的要求。尺寸精度的控制可以通过精确的裁切设备和严格的工艺控制来实现。
3. 外观质量
包装袋的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明显的烫痕、褶皱、切口不齐等缺陷。烫痕可能是由于热封温度过高或热封时间过长导致的;褶皱可能是由于制袋过程中薄膜张力控制不当引起的;切口不齐则会影响包装袋的开口性能和整体外观。这些外观缺陷不仅影响包装袋的美观性,还可能影响其使用功能。
四、成品质量标准
(一)物理性能
1. 厚度与均匀性
成品PE包装袋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厚度均匀性应达到前面提到的标准。厚度的均匀性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使用测厚仪进行测量。对于不同用途的包装袋,厚度要求有所不同。例如,食品保鲜袋的厚度一般在0.02 - 0.05mm之间,而一些用于包装较重物品的包装袋厚度可能在0.1 - 0.3mm之间。
2.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衡量PE包装袋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拉伸强度反映了包装袋在受力时抵抗断裂的能力,而断裂伸长率则反映了包装袋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根据不同的用途,PE包装袋的拉伸强度一般在10 - 30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200% - 600%之间。例如,用于包装食品的PE包装袋,拉伸强度应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防止在包装和搬运过程中破裂;而用于包装柔软物品的包装袋则需要较高的断裂伸长率,以保证其柔韧性。
3. 热封强度
热封强度是包装袋密封性能的关键指标。热封强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包装袋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热封部位的破裂而导致内容物泄漏。热封强度的测试可以通过剥离试验进行,一般要求热封强度在1 - 5N/15mm之间。热封强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热封部位过于脆弱,容易破裂;热封强度过低则无法保证包装袋的密封性。
4. 落镖冲击强度
落镖冲击强度是衡量包装袋抗冲击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包装袋在受到冲击时抵抗破裂的能力。落镖冲击强度的测试是通过将一定质量的落镖从一定高度落下,冲击包装袋表面,观察包装袋是否破裂。对于不同用途的包装袋,落镖冲击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用于包装易碎物品的包装袋,落镖冲击强度应较高,一般要求能够承受落镖质量为500g、落镖高度为0.5 - 1.0m的冲击而不破裂。
(二)化学性能
1. 溶剂残留
对于经过印刷或复合工艺的PE包装袋,溶剂残留量应严格控制。溶剂残留可能会对包装内容物造成污染,尤其是食品包装袋,溶剂残留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溶剂残留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T 10004 - 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对溶剂残留量的要求),一般要求溶剂残留总量不超过5.0mg/m²,其中苯类溶剂残留量不超过0.01mg/m²。
2. 重金属含量
PE包装袋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如GB 4806.7 - 2016)的要求。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可能会从包装袋迁移到包装内容物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铅的迁移量应不超过0.004mg/kg,镉的迁移量应不超过0.001mg/kg。
3. 特定物质迁移
对于食品包装袋,还需要检测特定物质的迁移量,如增塑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等添加剂的迁移量。这些物质的迁移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例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量应不超过0.05mg/kg。
(三)卫生性能
1. 微生物指标
如果PE包装袋用于食品或药品包装,其微生物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包装袋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微生物污染。例如,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细菌总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GB 4806.7 - 2016中对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
2. 异味
成品PE包装袋应无异味。异味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中的杂质、添加剂的不当使用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引起的。包装袋如果有异味,可能会对包装内容物的气味产生影响,尤其是食品包装袋,异味可能会使食品变味,影响消费者的食用体验。
(四)包装性能
1. 密封性
包装袋的密封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密封性良好的包装袋可以防止内容物的泄漏和外界环境对内容物的影响。密封性可以通过真空密封测试、气压密封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如前面提到的真空密封测试,包装袋在规定压力下应保持密封状态,无漏气、漏液现象。
2. 开口性能
包装袋的开口性能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食品包装袋。开口性能良好的包装袋可以方便消费者使用。开口性能可以通过开口力的测试进行评估,开口力应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过大导致难以打开,也不能过小导致包装袋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意外打开。
3. 耐温性
根据包装袋的用途,其耐温性也有所不同。例如,用于包装热食品的包装袋应能够承受一定的高温,而不发生变形、破裂或有害物质迁移。耐温性可以通过将包装袋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测试,观察其性能变化。一般来说,PE包装袋的耐温范围在-20℃ - 70℃之间,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包装袋,如微波炉用包装袋,其耐温性能要求更高。
五、质量检测与检验
(一)检测方法
1. 物理性能检测
厚度检测:使用高精度的测厚仪,按照国家标准(如GB/T 6672 - 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的要求进行测量。随机抽取样品,在不同位置测量多个点的厚度,计算平均值和偏差。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如GB/T 1040.3 - 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的要求,使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将样品裁成标准尺寸的哑铃型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以一定的速度拉伸,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力值和变形量,计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热封强度检测:采用剥离试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如GB/T 10004 - 2008)的要求进行测试。将热封后的包装袋裁成一定宽度的试样,使用剥离试验机将热封部位剥离,记录剥离过程中的力值,计算热封强度。
落镖冲击强度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如GB/T 9639.1 - 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 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 第1部分:梯级法》)的要求进行测试。将一定质量的落镖从一定高度落下,冲击包装袋表面,观察包装袋是否破裂,通过改变落镖质量或落镖高度,确定包装袋的落镖冲击强度。
2. 化学性能检测
溶剂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如GB/T 10004 - 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将样品裁成一定面积的小块,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溶剂,经过一定时间的萃取后,将萃取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溶剂残留量。
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如GB 4806.7 - 201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将样品经过消解处理后,制成待测溶液,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液中重金属的含量。
特定物质迁移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GB 4806.7 - 201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将样品与模拟食品接触一定时间后,将模拟食品溶液进行过滤和处理,然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特定物质的迁移量。
3. 卫生性能检测
微生物指标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如GB 4789系列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将样品进行表面消毒后,剪碎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振荡后,取适量的菌液进行平板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计算微生物数量。
异味检测:采用嗅觉法进行检测。由经过培训的检测人员对包装袋进行嗅闻,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味。同时,也可以将包装袋与模拟食品接触一定时间后,对模拟食品进行嗅闻,判断包装袋是否对食品产生异味影响。
4. 包装性能检测
密封性检测:采用真空密封测试仪或气压密封测试仪进行检测。将包装袋放入测试仪器中,按照规定压力和时间进行测试,观察包装袋是否出现漏气、漏液现象。
开口性能检测:采用开口力测试仪进行检测。将包装袋的开口部位夹在测试仪的夹具中,以一定的速度拉开口部,记录开口过程中的力值,评估开口性能。
耐温性检测:将包装袋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如低温箱、高温箱),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包装袋的外观和性能变化,如是否变形、破裂或出现有害物质迁移。
(二)检验流程
1. 原材料检验
在原材料入库前,应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查聚乙烯树脂的牌号、规格、外观、杂质、化学纯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安全性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储存,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2. 生产过程检验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检验。吹膜过程中应检查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外观质量;印刷过程中应检查油墨质量、印刷质量;制袋过程中应检查热封质量、尺寸精度、外观质量等。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或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成品检验
成品PE包装袋应经过全面的检验,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卫生性能和包装性能等各项指标。检验合格的成品包装袋应进行包装、标识和储存,并附上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检验不合格的成品包装袋应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质量控制与改进
(一)质量控制体系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职责,规范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流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质量监控与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置质量监控点,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定期抽检和全检。同时,应做好质量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生产过程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等。质量记录应详细、准确、完整,能够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状况。
3. 人员培训与管理
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人员。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使员工了解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质量检测方法和操作技能。同时,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二)质量改进措施
1. 数据分析与改进
定期对质量记录和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规律和趋势。通过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发现包装袋的热封强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热封温度、时间和压力的波动引起的,可以通过优化热封工艺参数、改进热封设备的温度控制精度等措施来提高热封质量。
2. 客户反馈与改进
重视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客户的反馈是企业了解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客户的反馈可以发现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企业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3. 持续改进与创新
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应不断追求质量的提升和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控制手段等措施,不断提高PE包装袋的质量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以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七、结论
PE包装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包装材料,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从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到生产工艺的精细管理,再到成品的严格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确保PE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性。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企业可以不断提高PE包装袋的质量水平,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包装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PE包装袋的质量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提高,推动包装行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久信达14年专业生产、销售、定制生物降解袋、降解纤维袋、可回收胶袋、环保纸袋等,全生物降解、可堆肥、可回收,获得GRS认证、FSC环保认证,支持出口欧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