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页

生物降解塑料的中国标准

生物降解薄膜,生物降解聚酯

生物降解聚酯 聚羟基烷酸酯(PHA)吹塑薄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聚酯聚羟基烷酸酯(PHA)吹塑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产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羟基烷酸酯(PHA)为主要原料,通过吹塑法生产的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
  2.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ISO 2556:1974,NEQ) GB/T 1040.1-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3. GB/T 1040.3-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 527-3:1995,IDT) GB/T 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
  5.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 291:1997, IDT) 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 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ISO 4593:1993, IDT) GB/T 6673-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 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SO 4592:1992, IDT)
  6. GB/T 8807-1988 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7. GB/T 10006-199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ISO 8295:1986, IDT) GB/T 14216-2008 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ISO 8296:2003,IDT) GB/T 16288-2008 塑料制品的标志
  8. GB/T 19276.1-2003 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的方法(ISO 14851:1999, IDT)
  9. GB/T 19276.2-2003 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ISO 14852:1999 ,IDT)
  10. GB/T 19277.1-2011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 1 部分:通用方法(ISO 14855-1:2005,IDT)
  11. GB/T 19277.2-2013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 2 部分: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ISO 14855-2:2007, IDT)
  12. 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3. 要求

 

3.1 规格


 
3.1.1 厚度偏差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厚度偏差

厚度(S0)/mm 厚度极限偏差/mm 厚度平均偏差/%
S0<0.025 ±0.008 ±15
0.025 ≤S0<0.050 ±0.015 ±14
S0≥0.050 ±0.025 ±12
 
3.1.2 宽度偏差
 

宽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宽度偏差

宽度(w)/mm 宽度极限偏差/mm
w<100 ±4
100 ≤w< 500 ±10
500 ≤w <1000 ±20
w >1000 ±25
 

3.2 感官

 
3.2.1 外观
薄膜应均匀、平整,不应存在有碍使用的气泡、穿孔、水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瑕疵。
 
3.2.2 异嗅和异味
 
不应有明显的异嗅和异味。
 

3.3 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项 目
指 标
纵向 横向
拉伸强度/MPa ≥15 ≥10
断裂标称应变/% ≥150 ≥100
直角撕裂强度/(kN/m) ≥65 ≥55
 

3.4 生物分解率

 
3.4.1 单一成分材料

 
单一聚合物加工而成的材料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60%。
 
3.4.2 材料是混合物
 
如果材料是混合物,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有机成分应大于等于51%;
(2) 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60%,且材料中组分大于等于1%的有机成分的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
60%。或,混合物的相对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90%;
(3) 混合物中组分含量小于1%的有机成分,也应可生物分解,但可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证明,其总量应小于5%。
3.5 其他性能
 
对摩擦系数、透光率、雾度、光泽度、润湿张力、水蒸汽透过量和气体透过量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4. 试验方法

 

4.1 试样

从供试膜卷上裁取足够数量的试样进行试验。

4.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 GB/T 2918-1998 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温度为(23±2)℃,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 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样品制备后,在 48h 内完成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4.3 厚度偏差

 
按 GB/T 6672-2001 的规定进行测量。
厚度极限偏差和厚度平均偏差按式(1)和式(2)进行计算。
ΔS= Smax (或 Smin)-S0 (1)
式中:


ΔS,厚度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max,实测厚度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 Smin,实测厚度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 S0,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Δ S = S - S0  ×100 (2)
   S0
式中:



Δ S ,厚度平均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S ,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S0  ,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4.4 宽度偏差


单一聚合物加工而成的材料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60%。
 
3.4.2 材料是混合物
 
如果材料是混合物,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有机成分应大于等于51%;
(2) 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60%,且材料中组分大于等于1%的有机成分的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
60%。或,混合物的相对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90%;
(3) 混合物中组分含量小于1%的有机成分,也应可生物分解,但可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证明,其总量应小于5%。

3.5 其他性能

 
对摩擦系数、透光率、雾度、光泽度、润湿张力、水蒸汽透过量和气体透过量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4 试验方法

 

4.1 试样

从供试膜卷上裁取足够数量的试样进行试验。

4.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 GB/T 2918-1998 规定进行状态调节,温度为(23±2)℃,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 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样品制备后,在 48h 内完成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4.3 厚度偏差

 
按 GB/T 6672-2001 的规定进行测量。
厚度极限偏差和厚度平均偏差按式(1)和式(2)进行计算。
ΔS= Smax (或 Smin)-S0 (1)
式中:


ΔS,厚度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max,实测厚度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 Smin,实测厚度最小值,单位为毫米(mm); S0,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Δ S = S - S0  ×100 (2)
                S0
式中:


 
Δ S ,厚度平均偏差,用百分数(%)表示;


 
S ,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S0  ,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4.4 宽度偏差


 
按 GB/T 6673-2001 的规定进行。
 

4.5 感官

 
4.5.1 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4.5.2 异嗅和异味
 
在室内正常条件下进行。
 

4.6 物理力学性能

 
4.6.1 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
 
按GB/T 1040.1-2006和GB/T 1040.3-2006规定进行。试样为2型,试样宽度为10mm,夹具间初始距离50mm,试验速度(500±50)mm/min。
4.6.2 直角撕裂强度
 
按 QB/T 1130-1991 规定进行。测出直角撕裂强度(kN/m)。
 

4.7 生物分解率

 
按 GB/T 19277.1-2011 (仲裁 时 采用该标准)或 GB/T 19277.2-2013 或 GB/T 19276.1-2003 或
GB/T 19276.2-2003执行。
 

4.8 其他性能

 
4.8.1 摩擦系数
 
按 GB/T 10006-1988 的规定进行。
 
4.8.2 透光率和雾度
 
按 GB/T 2410-2008 的规定进行。
 
4.8.3 光泽度
 
按 GB/T 8807-1988 的规定进行,入射角为 45℃。
 
4.8.4 润湿张力
 
按 GB/T 14216-2008 的规定进行。
 
4.8.5 水蒸气透过量
 
按 GB/T 1037-1988 的规定进行。
 
4.8.6 气体透过量
 
按 GB/T 1038-2000 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牌号原料、同一规格、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产品,以不大于
8t为一批。
 

5.2 检验分类

 
5.2.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厚度、宽度。
 
5.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除生物分解率以外的全部项目。有下料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超过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5.3 抽样

 
物理力学性能从每批产品中任取一卷。
外观和尺寸偏差按GB/T 2828.1-2012规定的二次正常抽样方案,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接收质量限
(AQL)为6.5,见表4。每卷薄膜为一个样本单位。
 
表4 抽样方案
 
单位为卷

批量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接收数 Ac 拒收数 Re
1~8 第一 2 2 0 1
9~15 第一 2 2 0 1
16~25 第一 3 3 0 2
第二 3 6 1 2
26~50 第一 5 5 0 2
第二 5 10 1 2
51~90 第一 8 8 0 3
第二 8 16 3 4
91~150 第一 13 13 1 3
第二 13 26 4 5
151~280 第一 20 20 2 5
第二 20 40 6 7
281~500 第一 32 32 3 6
第二 32 64 9 10
501~1200 第一 50 50 5 9
第二 50 100 12 13

 
批量 样本 样本大小 累计样本大小 接收数 Ac 拒收数 Re
1201~3200 第一 80 80 7 11
第二 80 160 18 19
≥3201 第一 125 125 11 16
第二 125 250 26 27
 

5.4 判定规则

 
5.4.1 不合格项的判定.
 
外观、尺寸偏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卷为不合格品,再按表4判定。
物理力学、生物分解性能检验结果中若有不合格项,应在原批中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不合格,则该批薄膜的物理力学性能为不合格。
5.4.2 合格批的判定
 
外观、尺寸、物理力学性能、生物分解率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合格,否则判该批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标志

 
每卷薄膜的外包装和最小销售包装应标识有:
a) 本标准号;
b) 产品名称;
c) 产品数量、规格(宽度、厚度);
d) 商标或制造厂名;
e) 批号和生产日期;
f) 检验员;
g) 产品材质或种类,产品材质应按GB/T 16288-2008进行标识;
h) 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6.2 包装

每卷薄膜一般用塑料薄膜内包装,编织袋或纸箱外包装,长途运输时应加固包装,也可以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3 运输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机械碰撞和日晒雨淋,在搬运过程中要保持包装完好。
 

6.4 贮存

 
生物降解薄膜应贮存在干燥、阴凉、清洁的库房内。堆放整齐,不得使薄膜挤压变形或损伤,远离热源。贮存期限从出厂之日起不超过一年。



——本文转载降解塑料专委会

关于我们

hnarlie

...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3510920256


返回顶部